THEY CAN'T KILL US ALL - By Kourtney Woo
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遇襲一事引起全城關注。有不少人認為,劉進圖被斬跟他在報章上發表的文章或其前總編輯的身份有關,因此這次的襲擊説明了香港的新聞自由被嚴重損害。在上周日(3月2日),有團體發起遊行表示對事件的關注,要求警方盡快緝兇,同時亦藉此捍衛新聞自由。
我並沒有參與遊行,但是在第二天的早上,當我乘西鐵回校時,看到不少乘客手上的免費報紙都在報導前一天的遊行。而刊登在報紙首版的相片卻引起了我的注意,相中影著一幅橫額,寫著“THEY CAN'T KILL US ALL"。當我回家上網查看這則新聞時,卻發現各大報章的網站在報導時都加上了上文所說的橫額照片,或者在文中提及那句標語,這足證明那幅橫額在報導這則新聞時起了很大的作用。
那橫額究竟起了甚麼作用令各大中文報章都相繼展示當中的英文標語呢?我有以下的看法:
1. 那幅橫額/標語是整個遊行的主題。 “THEY CAN'T KILL US ALL"一句是來自肯特州立大學槍擊事件, 當年美國政府以暴力鎮壓反越戰的大學生, 事後示威者高舉此標語以證明他們抗爭的決心。今天的示威者舉著同一標語亦證明他們有同等的決心。單靠這幅照片及簡單的背景,讀者已經能掌握遊行的目的及他們表達的訴求,因此這張照片在報導這則新聞的時候擔當著一個很重要的位置。
2. 香港作為一個雙語(或三語)的社會,一些簡單的英語句子相信能為大眾所理解,因此我認為各媒體決定把印有英文標語的橫額刊登出來是一種'societal bilingualism', 並不是'impersonal bilingualism'.
3. 這件事在很大程度上證明香港的新聞自由被嚴重損害,而這一點也會引起外國媒體的關注,利用這張照片作廣泛報導,有助外國傳媒理解遊行的目的。
4. 當日參與遊行的有許多都是現職記者或修讀新聞學的大學生,他們以此標語來表達訴求,各大報章亦同樣是這件事件的重要持份者,他們在報導這則新聞時加插這照片,其實是同樣在表達他們的聲音,借照片來表明其的立場。
我以這則新聞來作為這篇博客的題材並不單只是想分析一下其中的雙語內容或報導手法,而是我對大會這次所採用的標語想表達一些看法。"THEY CAN'T KILL US ALL"其實不單單是一個普通的標語,它是一種承諾。就上文提到,參與遊行的大多是傳媒人,他們站出來維護新聞自由,對著廣大的民眾説“THEY CAN'T KILL US ALL"其實就是對大家、對他們同業、對他們自己許下諾言:不以恐懼來操控他們寫出不實的報導、阻止他們發表自己心中所想。可是,“ THEY CAN'T KILL US ALL"當中的"ALL"亦包括著各位市民,新聞自由受損其實我們是最大的受害者,因此捍衛新聞自由亦自然是我們的責任。
是次事件,姑勿論是否摧毀了香港的新聞自由,單是兇徒殘忍的暴行已經不為香港這個法治社會所容忍,我希望這件事件能引起大家的關注,以吿訴那些有心想以暴力來打壓新聞自由的人: “ THEY CAN'T KILL US ALL"。
相關新聞網站:
東方日報: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40303/00176_008.html
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03/18643631
都市日報: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28809&search=1
頭條日報: http://news.stheadline.com/dailynews/content_hk/2014/03/03/276347.asp
劉進圖遇襲案,有人否認這與政治有關,但這件事與財爺公佈財政預算案和何俊仁公然在立法會看性感女生照片同一天發生,這麼巧合,是人為刻意安排吧,何俊仁有多年在立法會開會的經驗,應該知道什麼時候才不被記者朋友發現,而且,他就算要看,都不會笨到要把性感照放到那麼大吧,另外,財爺的預算案一如以往令人失望,劉和何兩件新聞正正把大家的焦點搬離財政預算案,其實誰在背後策劃,大家心知肚明。
ReplyDelete她正默默摧毀我們的新聞自由,大家絕不能坐視不理!” They Can't Kill Us All"這口號夠簡單直接,最吸引我眼球便是“KILL"和”ALL",立即便印在我的腦海裡。我相信只要我們港人團結,我們便可以維護我們香港的核心價值-言論自由!
By Ko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