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下,很多不同品牌都進駐了世界各地,而顧客使用的語言未必一樣,因此不少品牌都在他們的商標上加插當地語言以做到本地化的效果,吸引更多當地顧客及推廣品牌。
而最常見的一種插入方法則是在原來商標附近加上品牌在當地的譯名,意在方便顧客識別閲讀但又不會影響品牌本來的特色商標。
下圖就是一個例子,這幅在中國内地拍攝的圖片上的肯德基和麥當勞字樣均非品牌本身所有的,而是在進入中國内地市場後才加上的。而兩個品牌都是起源於美國,爲了更好的打入中國這個華語市場也加上了中文品牌名。
而下圖也是一個例子,台灣的Yahoo(雅虎)logo下也加上了“奇摩”的字樣
但除了外國品牌進駐華語市場時會加上中文外,一些本地品牌也在近年加上了中文字樣,例如下圖的SASA(莎莎)的logo上本來只有英文,卻在近年加上了“莎莎”的中文字樣,可能是因爲香港的自由行增多的緣故所致,由此我們可見雙語文化的傳播很大程度上也與商業有關。
我同意Ceci的分析。現在有很多外國品牌為了打入內地市場,會把英文名譯成中文,原因是吸引內地消費者。這也反映了中國內地的消費力正不斷上升。
ReplyDelete另外,香港、中國大陸和台灣的譯名也不可能完全相同,這是因為粵語和普通話不同,同時也是本地化的反映。
by Darren
我回國內旅行時,看著這些招牌起初也會不太習慣,因為香港的麥當奴和肯德基是不會把中文加到招牌上。為何內地會較多出現雙語招牌呢?我有這樣的看法:
ReplyDelete中文在國内的語言價值較高,在招牌上加上中文有助中國人於全球化下捍衛自己的文化,即使引入了外地的快餐店,但某程度上依然保留着中國的特色,令本土文化不至完全被外國文化取代。反觀香港,因特殊的歷史背景,香港是個偏向雙語的社會,中英文廣泛混用,因此有些英語的語並不需要翻譯。所以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香港和內地在看待中文上的不同。
By Kourtney
我同意雙語文化的傳播與商業有一定程度的關係。現今內地旅客消費力上升,國際品牌為了打入內地市場,會把品牌翻譯成中文,但與此同時亦會保留原文,因為消費者會認為原文能為產品增值及增加可信度,故此,國際品牌傾向同時保留原文及翻譯成中文。
ReplyDeleteBy Michelle Wan
This makes me think of an article that I have read before. It may not be much related to your sharing but it's something about translation of brand names.
ReplyDelete國際著名品牌翻譯趣事
許多國際著名品牌源于很平凡的名字,翻譯爲中文必須有巧思。
如果把營銷比喻成一場戰役,那麽成功的品牌名稱就像一面不倒的軍旗。國際品牌在全球範圍內營銷,必然要跨越種種文化障礙,如語言差異、消費習慣差異、宗教差異等。
把品牌翻譯爲中文必須有巧思。
由于西方國家的文化比較相似,所以某一個國家的品牌比較容易爲其他國家所接受。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差異較大,因此,國外品牌要打入華人市場,必須慎重考慮命名問題。商品經濟現象的複雜,使西方品牌名稱的翻譯超越了語言學概念,而上升到文化心理和市場重新定位層面。
麥當勞:蘊含多層意義 ,
比如麥當勞,英文名稱是“McDonald’s”,它是店主人名字的所有格形成。西方人習慣以姓氏給公司命名,像愛迪生公司、華爾特·迪斯尼公司、福特公司。但是華人通常喜歡以喜慶、興隆、吉祥、新穎的詞彙給店鋪命名,如“百盛”、“天閏發”、“好來順”、“全聚德”、“喜來登”。McDonald是個小人物,他比不上愛迪生,人家是世界聞名的大科學家,也不如迪斯尼,因爲迪斯尼成了“卡通世界”的代名詞,所以如果老老實實地把“McDonald’s”譯成“麥克唐納的店”,就過于平淡,而“麥當勞”就非常成功:
一,大致保留了原發音;
二,體現了食品店的性質;
三,蘊涵著“要吃麥就應當勞動”的教育意義;
四,風格既“中”又“洋”,符合華人的口味。
可口可樂:絕妙之譯 ,
衆所周知,“可口可樂”就是“CocaCola”,但是卻很少有人追問一句:那是什麽意思?原來Coca和Cola是兩種植物的名字,音譯爲古柯樹和可樂樹,古柯樹的葉子和可樂樹的籽是該飲品的原材料,古柯葉裏面含有古柯堿,也叫可卡因(有時用做局總麻醉藥,尤其用于眼睛、鼻子或喉嚨,還因其興奮性和刺激性而廣泛用做毒品)。這洋枯燥乏味甚至有點可怕的名字居然被翻譯成“可口可樂”,真是CocaCola公司的化腐朽爲神奇。“可口可樂”譯名的成功之處在于:
一,保留了原文押頭韻的響亮發音;
二,完全抛棄了原文的意思,而是從喝飲料的感受和好處上打攻心戰,手段高明;
三,這種飲品的味道並非人人喜歡,很多人甚至覺得它像中藥,但它卻自稱“可口”,而且喝了以後還讓人開心。善于進行自我表揚,討好大衆。
上述兩例是保留原品牌名稱發音,而改變原意的成功範例。其他如中國譯爲“奔馳”,新馬譯爲“馬賽地”的名牌汽車,原文“MercedesBenz”是該汽車公司老板愛女的名字,譯爲“奔馳”是刪除了複雜的Mercedes,間潔而響亮。
“Ikea”譯爲“宜家”是高招,
再如“Ikea”家具品牌,即便在瑞典也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意思,是聰明的中譯者賦予它“宜家”這美好的含義。實際上,Ikea是該品牌的創始人IngvarKamprad和他的農場名Elmtaryd及村莊名Agunnaryd的詞首字母組合。
有的品牌名稱只進行音譯,如“麥斯威爾”咖啡,僅僅是“Maxwell” 的發音而已。由于它的訴求對象是白領階層,尤其是“外向型”白領,因此這個名字是成功的。但如果想讓廣大華人買帳,就不如“雀巢”。在雀巢咖啡剛進入中國大六時,聽村裏的農民議論:“雀巢”咖啡就是“鳥蝸”咖啡。即使沒文化的人也對它産生興趣,可見名稱的戲居性效果非常有利于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名牌手機“諾基亞”,芬蘭文原名“Nokia”,是廠子所在小鎮的名字,很顯然,譯文比原文更富有高科技感,好像還有點“承諾亞洲”的味道。
“福士偉根”跟希特勒有關 ,
有的品牌名稱只進行意譯。如“福士偉根”(中國稱“大衆汽車”),德文原名“Volkswagen”,Vokls的意思是人民大衆,Wagen是汽車。
關于“福士偉根”,還有一段鮮爲人知的來曆:19世紀二三十年代,汽車非常昂貴,只屬于少數富人。希特勒上台後,宣稱要爲全體勞動大衆制造汽車,汽車的牌子就叫“Volkswagen”,他號召人們每月省下一些錢,建立“汽車存款”,若幹年後家家有汽車。可是不久戰爭爆發,汽車廠忙著造戰爭機器去了。然而戰後大衆汽車的品牌名稱卻保留了下來。
還有一類是以間稱進行跨國界統一傳播,比如慕尼黑的一家汽車廠,德文全稱是Bayerische MotorenWerke(拜耶裏奇飛機引擎生産廠),間稱爲BMW,後來它不僅生産飛機發動機,還擴展到越野車、摩托單車、高級轎車。現在沒有人關心BMW到底是什麽意思,BMW三個字母圍繞的藍白徽標,已成爲成功和信譽的標志。其中文名稱“寶馬”是多麽浪漫、間潔、貼切。
再如,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明尼蘇達礦業及制造公司),就是我們熟知的3M公司。西方人對品牌名稱的要求比較單純:一,間單易記;二不重複;三,在別國語言裏不會産生誤解,對宗教信仰不要有侮辱性含義。爲安全起見,有些廠家就幹脆造一個新詞,如康柏公司“Compaq”(美國電腦生産商)來源于Compact(電腦術語,意思是密集的、壓緊的),把詞尾變成q,就構成一個新詞,它很容易使人聯想到源詞,使公司的行業特征非常明顯。
http://www.tlink.com.tw/translate/fanyi-73.html
By Co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