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2 March 2014

從寶萊塢到好萊塢 (by Michelle Chan)

所謂寶萊塢(Bollywood),是由孟買(Bombay)和好萊塢(Hollywood)所組成的新字,泛稱印度電影業,此新字已被收錄到《牛津英語詞典》,可見印度電影業已受到英語世界以及其他國家的關注。印度電影大多有歌舞元素,但也會反映印度的社會議題。而寶萊塢電影另一特色則是涉及多種語言。

印度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除了主要使用的印地語,還有其他21種地方性的預定官方語言。而由於種族眾多,大家的母語都不同,英語也成為他們的共同語言,也是官方語言之一。印度的多語言特色同樣在寶萊塢電影中反映,由於筆者不懂印度語言,在此只探討英語在寶萊塢電影的使用。英語對白在寶萊塢電影中愈來愈多,以《作死不離三兄弟》為例,電影語言就有印地語和英語,涉及「語言混雜」(language mixing),不過仍是印地語為主,句子時而夾雜英語單詞,亦有部分是整句英語對白。較多說整句英語對白的角色有帝國理工學院院長維爾博士(Viru Sahastrabuddhe)和在烏干達出生,讀書常靠死記硬背的學生查托(Chatur Ramalingam)。維爾博士常說英語,正切合其高知識水平;基層出身如貧窮的學生拉加(Raju Rastogi)的父母,在戲中便不會說英語。而查托也是班上成績優異的學生,常自覺高人一等,對自己說英語似乎很有優越感;但結果卻因自己不諳印地語,在用印地語演講時就被主角刪改演辭作弄他。由此可見,角色使用的語言是經過刻意的安排,或多或少反映角色的形象、知識水平和社會地位。


為什麼寶萊塢電影愈來愈多英語對白呢?我認為一來是反映了印度作為多語言社會的特色,也顯示印度社會愈來愈重視英語。二來可能是商品化的雙語現象(commodified bilingualism),因為英語在世界上是很普及的語言,有英語對白的寶萊塢電影更容易「衝出印度」,推廣至世界各地。以上種種亦顯示寶萊塢有意全球化的趨勢。

幾年前,電影《一百萬零一夜》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大放異彩。它雖然是英國導演的作品,卻甚有寶萊塢色彩,在好萊塢大受好評,而此電影是英語為主,輔以印地語和馬拉提語。可見寶萊塢電影已成功受到海外關注和接受。下一步,且看寶萊塢電影能否有一天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2 comments:

  1. 我也有看過《作死不離三兄弟》,對白當中的確混合了不少英語,不過演員們都帶有很重的印度口音,聽不慣的我要靠字幕才能明白。
    我認為運用英語在電影中除了塑造角色形象外亦反映了當地運用雙語的實際情況,印度曾為英國的殖民地,所以我相信某些大城市跟香港一樣,是個雙語社會。當然, 我也很認同你所分析的商業因素,透過混合英語及本地語言於電影當中,有助電影打入國際市場,同時把自己的本土文化介紹到其他國家,增強國家的軟實力及影響力。

    By Kourtney

    ReplyDelete
  2. 寶萊塢電影增加英語對白和語言混用的使用,顯示它正轉變為多語媒體論述(multilingual media discourse),以反映社會實況和打開海外市場。商業上,除了因為英語是國際語言,增加英語對白和語言混用也許有另一個動機:外國人一般對印式英語印象深刻,增加英語對白和語言混用,滿足了他們對印度社會的想像,進而為寶萊塢電影打開了市場。

    另外,推薦另一部寶萊塢電影English Vinglish 印式英語,它說的是一名不諳英語的印度女士因種種原因而學習英語的故事,借小人物的經歷著力探究了印度語言和英語之間的語言政治(language politics)的屈服,角力和反抗,和從側面反映了它們如何影響印度社會。這網頁內的評論提供了許多這套電影的資料: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0876425/ ,大家不妨看看。

    By Marcella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