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0 March 2014

翻譯趣事 (By Wan Michelle)


民國初年,有一位在《上海西報》工作的外國記者,中文不錯。可是,有些中國成語或引經據典的詞匯,他老是摸不著頭腦,有時不免糊塗。例如,他翻譯“胡適先生,馳騁文壇”這句話,就變成了“胡適先生經常在寫字桌上跑馬”。
    
在將中文譯成外文時,由於外國人常常照字直譯,往往變得驢唇不對馬嘴。如“一諾千金”,一位洋翻譯就譯成“只要一答應,就要付美金一千元”。“連中三元”這句話,就譯成了“三塊大洋連在當中”。有位漢學家解釋“月是故鄉明”說:“家鄉除了月亮還光亮之外,其他一片漆黑。”
    1970
年“文革”時期,美國記者愛德格﹒斯諾又到北京訪問毛澤東。在長談中,毛澤東對於加在他頭上的一些“個人崇拜”現象表示討厭。毛澤東問斯諾:“北京的外國朋友有無談到這些情況?”斯諾回答:“說過一些,但他們沒有你那麼坦率。”毛澤東說:“他們還有一點恐懼,怕說錯了話。我是無法無天,叫和尚打傘───無發(法)無天:沒有頭發,沒有天。”斯諾懂一點漢語,但水準不很高,結果,錯誤地把“和尚打傘”,譯成“手執雨傘,雲遊四方的孤僧。”
摘自《中國商報》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39/5187/545492.html


翻譯的時候,如果我們只是直文句,不先理解其意思,就很容易造成笑話,亦不能傳遞正確的訊息給讀者。
就如上述的例子,因為外國人對成語或引經據典的詞匯不熟悉,故此他照字直譯,導致翻譯錯誤,文句意思詞不達意,貽笑大方。
所以在翻譯前,我們需要先理解文句意思,再進行翻譯,並不能凡事直,否則就會鬧出笑話。

3 comments:

  1. 當翻譯的確不是件易事,我起初還以為精通兩種語言就能當個好翻譯,但原來這只是基本要求,譯者需要對兩地文化有深入的認識才能準確地翻譯兩種語言,因為語言是表達文化的其中一種手法。好像你在文中提到的例子,那些洋譯者的中文水平也不太差,但就是因為缺乏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因此翻譯出來的句子偏離句子原義,制造出不少笑話,所以作翻譯前應先査清楚外國的文化才能真正理解句子的意義。

    By Kourtney

    ReplyDelete
  2. 中國的成語,短短四個字簡而精,背後的典故卻耐人尋味!對中國文化不熟悉的人,會很難理解其意思,其實不只外國人會遇到這個問題,香港人也會,哈哈。 我記得之前看過一遍報導,內容是關於外國政府文件翻譯了鄧小平的外交戰略思想:韜光養晦為中國要先隱藏自己的才華,然後在適當時機東山再起,但現實卻恰恰相反,中國對外的態度其實想隱藏自己的實力,不會輕易外露(根據當時局勢,鄧小平的政府是想和資本主義的國家建立良好關係),但翻譯員因為不諳中國成語,便差點毀了中國本想建立和平外交的原意,所以當翻譯員確實不易,正如kourtney所說“譯者需要對兩地文化有深入的認識才能準確地翻譯兩種語言”。
    By Koka

    ReplyDelete
  3. 紅樓夢翻譯也閙笑話,襲人的名字成了attack man,黛玉成了blak jade

    文學經典往往涉及一個民族的瑰寶,就難更準確翻譯 by minnie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