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0 April 2014

意譯版港鐵路線圖 By Laura

剛才上網開Facebook隨意翻翻動態,看見這幅有趣的意譯版港鐵路線圖,想與大家分享一下。


























香港地名的英文翻譯大多只是直接的音譯,難讀的地名甚多,而且毫無意義,故此此圖的作者Justin忽發奇想,嘗試將港鐵站名意譯。翻譯的規則和較特別的譯名如下:



翻譯的規則:
  • 翻譯以港鐵圖上的中文名稱作準。
  • 若車站的中文名字看來無甚意思,作者會盡量從網上找到名稱的由來,然後把它們譯成英文。
  • 很多地名的用字因要「好意頭」而被改過,作者譯了「好意頭」的名字。
  • 本身中文名是英文音譯,又或者英文名已是中文意譯車站名字不作改動。
  • 英語系的地方多數不超3個字,所以作者把部份的譯名連了起來。

另外作者亦解釋了此圖的原意是讓不懂中文字的朋友們了解地鐵站的中文名實際上是什麼意思,而不是一個「信達雅」的翻譯


例如「金鐘」,原來指的是海軍基地裡面的金鐘。然而,中文字面的意思,就是「金色的鐘」,所以圖內的翻譯就用了Golden Bell。
同樣的例子還有康城和太子,兩個明明就有英文名的地方。因為中文的意思和英文有出入,為了讓英語系的朋友發現中文翻譯其實有出入,所以再作翻譯。
是以地圖上寫的是「if translation are literal」,而非「if translation are precise」

最後作者的幾點隨筆:
  • 似乎住在公共屋邨才是國泰民安之道。'Utmost Peace' (最強的和平) 和 'Permanent Security' (永久安全) 都要比「太和」和「恆安」兩名要有氣勢。
  • 新界東有氣勢的地名還有「第一城」(No. 1 City)。超英趕美的計劃終於成功了。
  • 但西北地區的屋邨名字就沒有如此幸運了。朗屏變成 'Bright Screen' (明朗的屏風......),至於「一兆的健康」究竟意思為何,無從稽考......
  • 紅磡變成「赤壁」......海戰警告永久生效。
  • 另,西港島線三站的譯名:'West Camp', 'HKU', 'Kennedy Town'
  • 把一個在堆填區旁的的地方叫作「健康城市」,實在是太香港了......
原名
翻譯
Notes
Tsing Yi 青衣
Quarry Bay 鰂魚涌
Blackspot Tuskfish
Goldfish Stream
青衣=blackspot Tuskfish。鰂魚的學名太長了,用金魚(鰂魚的一種)較簡潔
Che Kung Temple 車公廟
Nam Cheong 南昌
Wong Tai Sin 黃大仙
Che Kung Temple
Nanchang
WongTaiSin
車公和黃大仙都已經是英文名了。南昌來由江西省同名的城市,所以把英文換作普通話拼音
Mei Foo 美孚
Tai Koo太古
Mobil
Swire
公司譯名,用回了其英文名
LOHAS Park 康城
Prince Edward 太子
Health City
Crown Prince
雖然中文名來自英文,但實際意義有些少不同,為了讓只懂英名的朋友知道有分別,還是譯了。
Sham Shui Po 深水埗
Tai Po Market 大埔墟
Deepwater Pier
Great Port Market
埗和埔兩字都有港口的意思
Fo Tan 火炭
Fire Beach
從客家話的「火灘」發音而來
Lo Wu 羅湖
Shell Lake
原作螺湖
Yuen Long 元朗
Plentiful Lowland
最難就呢個。維基說元朗一名來自圓蓢和元塱兩名。「圓」有「圓滿」的意思,而「塱」指的是河邊的低地。
Shek Kip Mei 石硤尾
Gorge End
硤一字同峽 'gorge'
Kam Sheung Road 上路
Brocade-Upper Road
田和上村之間的道路
Po Lam 寶琳
Pauline
據聞「寶琳」一名是療養院牧師太太的名字。直接寫Po Lam有點無聊,所以作了個名。
Sheung Wan 上環
Upper
四環九約是維多利亞城的邊界。因要與中環Central看來差不多,就只寫了Upper

Source: http://justinmoe.blogspot.hk/

5 comments:

  1. 感謝分享。感覺這位作者很有心,為了讓不懂中文字的人理解地方名的由來,特意做了個意譯的版本。我亦從中了解一些香港地方名字的由來,但我個人還是比較支持音譯地方名字,畢竟習慣了這種翻譯方法。而且我覺得地方名跟人名一樣,意譯的作用其實不大,我們很少去探究其背後意思。

    ReplyDelete
  2. 真巧恰!我剛才也參觀了有關港鐵歷史的小型展覽。其中有一部分介紹港鐵站名稱的由來及演變。可惜留言處不容許的上載圖片,否則我也可把它們上載給你們分享。現在我就簡單向你們分享一下,碰巧與那作者所分析的不同:

    1. 以往的「旺角」不直譯作 Mong Kok,卻譯作 Argyle
    2. 現時的美孚站 Mei Foo,原來是惜日的荔灣 Lai Wan (這也許與翻譯關係不大,卻想跟你們分享)
    3. 以往的油麻地不直譯為 Yau Ma Tei,卻是 Waterloo

    以上少少分享,盼能讓大家知多一點點!

    By Cosy

    ReplyDelete
    Replies
    1. 旺角和油麻地分別為Argyle和Waterloo, 我猜應該是以該處最主要的街道'阿皆老街'及'窩打老道'命名吧 :p
      by Charlotte

      Delete
  3. 從少到大地鐵(還是未習慣改口)都是我主要乘搭的交通工具,以前最喜歡把路線圖背下來,一個一個站向爸媽數着,但我卻從來未有深究這些名字的由來。這個路線圖的意念不俗,透過日常接觸的交流工具來了解香港歷史。不過我認同Yoey的看法,有些名字並沒有實際上的意義,直譯其中文並沒有意思(例如兆康及葵興的翻譯),更可能誤導英文的讀者。所以這幅路線圖都是看看就好,不用太認真。

    By Kourtney

    ReplyDelete
  4. 細看之下發現康城的譯名應該是Healthy City而不是Health City吧 HAHA
    By Charlotte

    ReplyDelete